农业企业
个人中心
本站公告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18批次农产品不合格情况的公告(2024年第7期)      ▶​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清镇市、白云区、纳雍县、锦屏县、台江县农业农村局农资打假整治工作不力的通报      ▶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仁怀市、雷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工作滞后的通报     
农业企业

大方县圣果苑林农专业合作社

时间: 2019-06-26 13:54:32    来源:大方县圣果苑林农专业合作社

  一、项目区概况 :项目位于大方县安乐乡营脚村,距离乡政府4公里,所辖区域6.6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3128亩,荒山面积6772亩,辖区有9个村民组,770户人,2237人,平均海拔1640米,平均年降雨量1100毫米,无霜期285天,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地势平稳,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马铃薯、烤烟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秸秆十分丰富,加之荒山草坡近7000亩;交通便利,资源丰富。该村境内矿藏有优质无烟煤、硫铁矿、铁矿、高岭土、粉石英,野生天麻、猕猴桃、杨梅、毛栗及成片蕨菜等。气候、土壤及交通条件均适合猕猴桃种植。



二、项目建设内容、规模、标准、投资情况   

建设600亩猕猴桃示范种植基地项目,用作猕猴桃育苗技术的推广。我专业合作社采用自然农法,不添加任何农药以及化肥,完全使用农家肥,使我们专业合作社产出的猕猴桃真正的达到有机。我专业合作社带动了全乡100名留守妇女创业、就业;是全市的巾帼示范基地。也带动了200户农户发展,其中贫困户70户;解决了120人的用工问题。曾多次作为县级猕猴桃示范点进行观摩、学习。

三、项目组织管理及运作模式

(一)项目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章立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成立由政府乡长李健为组长、分管农业、扶贫工作的领导和纪委书记为副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猕猴桃示范种植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协调处理项目实施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对项目建设进行督促检查,强化领导、责任落实到位,建立健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齐心协力配合抓、具体工作有专人负责的工作格局。

2、抓好项目建设技术指导服务工作,督促实施单位按技术规程组织项目实施,确保项目的实施进度,按期完工。

3、由乡扶贫工作站、林业环保站、农业服务中心等部门抽派人手成立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制定项目技术方案、技术规程、技术指导,并负责抓好技术培训工作。

4、资金管理

项目资金实行专账、专户、专人的“三专”管理,严格实行县级报账制。设立财政扶贫资金专户,确保项目资金封闭运行,专款专用。

5、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严格执行《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

6、项目公示制度。实施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应将项目的名称、资金来源、投资总额、实施地点、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资金使用、开工时间、竣工时间、项目检查验收等情况在项目所在村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7、项目的管护。已检查验收合格的项目,由项目受益群众及相关单位共同负责管护。

8、项目档案管理。建立财政扶贫资金项目档案。项目档案应将项目申报至竣工验收各个环节的文件资料,按项目下达时间、项目类型进行分类、整理和存档,作为项目检查、验收、运行维护和审计监督的重要依据。

(二)、项目运作模式

1、发展模式。采用“专业合作社外联公司、下联农户”的模式运作,专业合作社与公司签订销售协议,公司包产量、保底价回收产品并向种植农户提供种源及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生产管理协议,确保项目实施到户,产生效益。
  2、发展方法。
 (1)公司+示范的核心示范推动。企业、公司分别抓好核心示范点,通过核心示范带动大户,大户带动小户,按连接序列为猕猴桃种植户提供优质种子和技术服务,调动广大猕猴桃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带动产业发展。
 (2)示范+大户的辐射示范带动。项目区根据任务分布可建立多个示范点,按技术方案要求实行规范化种植示范;每个核心示范点就近辐射联系对应多个大户,形成核心示范点与种植大户的发展网络,推动安乐乡优质猕猴桃产业化种植规模发展。
 (3)大户+小户的拓展示范联动。各核心示范点分别培植一批种植大户,通过这些大户向周边农户拓展,每个大户分别联结多户分散农户,形成发展生产终端网络,传授种植技术与生产管理经验,带动生产发展。
 (三)运行机制
1、建立责权明晰的保障机制。
乡政府职责与任务:
(1)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组织专门力量,明确2—3人抓生产发展,同时将任务列入对包村干部的考核。
(2)将种植任务按集中连片原则落实到户,切实组织好、督促好农户按生产技术要求进行生产与管理。
(3)与有关工作部门、专业合作社密切协作,切实做好栽培农户的生产指导与技术培训工作。
(4)做好种植户工作,督促种植户巩固稳定生产面积。
  专业合作社职责与任务:
(1)主动与项目乡衔接生产发展各环节工作,提出生产发展意见,及时反馈情况。
(2)严把苗木质量关,适时保质保量提供优质种苗。
(3)组织技术力量,做好种植户的生产技术培训,对种植农户实行生产全程技术指导,服务到户。
(4)要与农户签订统一生产合同,利益联结合同,让农户安心种好、管好。
(5)协助基地乡政府做好种植户的巩固稳定生产面积工作和种苗的保管与发放。
种植农户责任:
(1)服从乡政府产业发展规划部署与安排,主动配合项目实施。
(2)接受专业合作社的指导,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生产操作和种植后的管理。如造成种苗损失的要照价赔偿。
(3)巩固和稳定生产规模,鼓励扩大面积,若自己不再种植,应主动申报,并及时足量将应调剂出的符合质量的种苗交乡政府或专业合作社。
(四)项目利益联结机制

1、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目标管理,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技术干部实行技术承包,对种植户进行建档登记管理,实行一户一卡制,由专业合作社同种植农户签订种植合同。

2、采用“专业合作社外联公司、下联农户”的模式运作,专业合作社与种植农户签订销售协议,包产量、保底价包销产品,超于保底部分的,专业合作社与种植农户按6:4分成,并向种植农户提供种苗及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生产管理协议,确保100户直接受益农户产生效益。

六、项目后续管护措施

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乡政府交付给项目区村委和专业合作社管护。同时项目村委和专业合作社要制定相应的后续管护措施和制度,明确管护负责人。

七、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预测

猕猴桃生长期为70年,盛果期为50年。一年定植上架,二年试花试果,三年初见效益,四年进入盛果期,五年进入丰产期,亩产量可达1000公斤以上、年总产量:200亩×1吨/亩=200吨。年总产值:按10元/㎏计算,200吨×10元/㎏=200万元。

该项目受益农户100户380人,其中覆盖贫困户80户304人。项目实施可生产猕猴桃200吨,产值200万元,项目农户户均可增加收入20000元以上,人均可增加收入5263元以上。可减少贫困人口274人。其次,带动其他农户发展脱贫。

(二)社会效益预测

该项目的实施将显著增加项目区人民群众收入,项目可带动农户770户人,2237人改变传统种植模式,直接受益农户100户、380人。每年解决固定就业人员200人以上。尤其是第3年农户的收入稳步增长后,生活水平必将显著提高。同时带动观光休闲、城镇建设、运输业等的飞跃发展,显著提高社会就业率。还将带动其它农业发展。可见,该项目的社会效益相当显著。

(三)生态效益预测

产业项目建设将显著增加项目区的植被覆盖率,进一步改善当地的空气、水质等环境条件,并对保持水土、维护生态平衡、缓解温室效应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能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