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个人中心
本站公告 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5年第六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贵州预赛实施方案》的通知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监督抽查发现12批次问题农产品情况的公告(2025年第8期)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监督抽查发现的14批次问题农产品情况的公告(2025年第7期)     
新闻中心

湄潭县:“五位一体”巩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成果

时间: 2025-08-22 18:40:00    来源:湄潭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湄潭县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构建“全方位监管、全领域监测、全过程守护、全环节溯源、全周期服务”五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全面筑牢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防线,让绿色、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为湄货出山提供坚强保障,全力巩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成果。

全方位监管,织密安全“防护网”

“守护好全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触角务必直抵田间地头。”湄潭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湄潭县通过“送技下乡、送课上门”,不定期组织一线网格员进行集中技能培训,将风险分级管理、禁限用药知识、快速检测技术等传送至生产一线,确保监管触角直抵“神经末梢”。另一方面,依托“贵州农安监管”手机APP,县、镇、村三级网格员化身“安全哨兵”,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场圈,开展每年2次以上全覆盖基地巡查,确保数据可查、问题可溯、责任可究,织密田间到餐桌的源头安全防护网。

全领域监测,筑牢风险“防火墙”

科学监测是风险防控的“预警雷达”。自2022年起,湄潭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域风险监测,聚焦茶叶、水产品等重点品类,通过科学整合近年检测数据,深度分析绘制出农残高风险区域和常用农药“风险地图”,形成风险分析报告,为监管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提供科学依据。2022年湄潭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斩获CMA和CATL“双认证”,可面向社会开展农药、兽药残留检测,认证检测参数63项。2025年顺利通过省级能力验证农残、兽残考核,为长期高频次、多维度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是用科学标尺丈量安全底线、用精密数据解码风险信号的关键环节,是守护人民群众舌尖安全的坚实盾牌。2025年上半年,县农业农村局完成县级定量检测134批次、省市级风险监测送检154批次、快速检测731批次。

全过程守护,坚决打赢“攻坚战”

针对校园食品安全与高风险品种药残两大关键领域,湄潭打出“组合拳”,开展全过程守护。在校园食品安全方面,通过专题培训、专门检测、专业执法等举措,守护好校园食品安全。14家校园食材直供基地100%入驻国家和省级追溯平台,严格执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实行“无证不入校、按批随货行”,全力构建田间到校园的全链条质量安全管控体系。针对药残高风险品种,通过全覆盖排查建档,严格日常巡查监管,定期开展现场培训等举措,实现日常监管及现场指导,有效控制药物残留风险。

全环节溯源,畅通品质“信任链”

承诺达标合格证,是湄潭农产品的“电子身份证”。为推动“亮证上市”常态化,实现农产品质量可追溯,湄潭县采用多元化的创新方式,实行生产到销售全环节监管,让农业生产主体自主“亮证”。今年以来,通过“贵农证”小程序开证50007张,带证上市农产品8065.47吨,“亮证行动”见行见效,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可信溯源链。

全周期服务,守好农安“金招牌”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聚焦“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整合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力量,全周期做好业务指导和服务,持续培育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从政策、技术等方面支持经营主体争创“三品一标”及名特优新认证,发挥产品端的带动作用,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截至目前,全县拥有有机农产品37个、绿色食品22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3个、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

同时,为全面提升湄潭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知名度,引导更多群众共同守护这块金字招牌,湄潭在“微美湄潭”微信公众号开辟专栏、高速路口竖立T型牌、产品包装上印制“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标识,形成“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积极组织企业“走出去”参展,在2024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中,湄潭茅坝龙脉皇米有限公司的“湄潭茅坝米”名特优新农产品荣膺“最受欢迎产品”,品牌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事关人民生活、社会稳定的大事。从监管网格的精细管理到实验室的精密检测,从校园餐桌的严格把关到田间地头的用药规范,从一证一码的可信溯源,到金字招牌的闪耀光芒,湄潭县用创新与坚守,不断夯实“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根基,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澎湃的绿色动能。这片黔北沃土,正以守护“舌尖安全”的使命担当,奋力书写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新篇章。